问题 | 车站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标准 |
释义 | 1、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根据情形表现,最轻给予警告处罚,最高给予200元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1)多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者因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公安机关治安处理过; (2)阻碍、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3)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4)经公安机关制止,不听劝阻的; 造成交通堵塞、秩序混乱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可按情节较重适用处罚。 一、打搅别人生意算犯法么 需结合情节轻重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欺诈罪的包含特征 涉及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由下列要件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的秩序。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且情节严重。节严重,是指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人数多或者时间长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物重大损失的;影响或者行为手段恶劣的等情况。 三、主体要件。本罪在主体是一般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 本罪仅对首要分子进行处罚,处罚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291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