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事故报告中如何处理赔偿纠纷? |
释义 | 法律分析: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中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者死亡。对于工伤事故的赔偿,主要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个别的赔偿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但是如果无法协商,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法院诉讼解决。在注重赔偿公正的同时,也要尊重证据原则,以法律为准则。 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办理工伤保险登记,支付工伤保险费,为职工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地点内发生的工伤和职业病,依法依规提供医疗、康复、职业技能等服务,并按规定支付工伤保险金、伤残津贴和抚恤金等。 2.《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应当按照未缴纳社会保险费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一百的标准向劳动者赔偿其受到的损失;造成劳动者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当事人之间就财产性纠纷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判文书;或者按照当事人的请求,直接制作和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4.《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三条:仲裁庭对争议事实的认定,以当事人陈述的事实为根据,经查证合法,认定事实,对有关证据的证明力,仲裁庭应当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及时进行评估。 以上是工伤事故报告中处理赔偿纠纷的法律分析和法律依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