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 |
释义 | 行政违法行为有: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交通违法行为有哪些 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分为:1、闯红灯、2、随意变道和掉头;3、占用非机动车道;4、在人行道停车;5、逆行、酒驾和醉驾;6、和其他机动车抢行、抢道;7、超速、超重、车身超长;8、疲劳驾驶;9、不按规定打远光灯;10、强行加塞、违法超车等交通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和侵犯民事权利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的内容括三类: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侵犯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犯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 根据当事人所负的义务不同,违法行为有违法的作为和违法的不作为两种。违法的作为指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违法的不作为指不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行为的违法性,是承担民事责任的要件之一。 民法典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该内容由 张平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