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传播疫情造谣出警院判刑么 |
释义 |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如果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会判处,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不构成犯罪的,则可给予拘留或罚款的治安处罚。 一、编造虚假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编造虚假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行为人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网络散布谣言罪怎么判刑 根据《刑法》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虚假信息如何界定刑事责任 虚假信息罪的刑事责任是明知是存在涉灾、涉险的虚假信息,仍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