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劫罪是否可以适用缓刑 |
释义 | 1、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都比较轻,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适用缓刑。 (2)该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是否可以适用缓刑的关键是该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有不予关押不会危害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如果犯罪分子有可能危害社会,即使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而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要综合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及其他情况综合认定。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而抢劫罪最低是三到十年有期徒刑,从这点上来看,对犯抢劫罪的罪犯而言,实际要适用缓刑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存在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的情节,被判刑的时候是低于3年有期徒刑的,除此之外还满足了其他缓刑的条件,那么才有可能适用缓刑。 一、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因为抢劫的罪刑比较严重,因而刑法中规定的起刑点就是3年有期徒刑,这就刚好不符合适用缓刑的对象要求,毕竟只能针对被判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才有可能适用缓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