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开现场后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
释义 | 交通事故责任的确定与处理:逃逸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但对方有过错可减轻责任;故意破坏证据承担全部责任。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伤亡和损失,保险公司在责任范围内赔偿;双方有过错按比例分担责任;非机动车无过错由机动车承担责任,有过错减轻机动车赔偿责任;非机动车故意碰撞机动车,机动车不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一、发生交通事故驶离现场怎么定责 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驶离现场的,如果是肇事逃逸,则由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则可以对其减轻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二、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全责怎么处理 发生了交通事故,车主全责的,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对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结语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驶离现场的,逃逸的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其责任。而对于车主全责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并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然而,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则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应当在交通中保持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条 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第四章 民用运载工具 第三十四条 贯彻国防要求的民用运载工具所有权人、承租人、经营人负责民用运载工具的维护和管理,保障其使用效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