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签订日期和生效日期的不同之处 |
释义 | 合同签订日期是指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下签署合同的时间,一般与合同生效时间一致。附条件合同中,生效日期是指条件满足的日期。合同成立要求意愿一致,承诺内容与要约一致,生效则要求意愿自主真实。 法律分析 合同的签订日期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真实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时间,一般合同生效的时间与成立的时间一致,但在附条件的合同中,合同的生效日期是指合同约定的条件满足的日期。合同的成立要求意思表示一致,即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而合同的生效则进一步要求意思表示的自主性和真实性。 拓展延伸 合同条款中的签订日期与生效日期的异同 合同条款中的签订日期与生效日期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签订日期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的日期,标志着双方的意愿达成一致。而生效日期则是合同开始生效的日期,即合同约定的生效条件满足的日期。异同之处在于,签订日期是合同成立的重要标志,而生效日期则是合同开始发挥法律效力的时间点。在某些情况下,签订日期和生效日期可能是同一天,但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此外,签订日期通常是固定的,而生效日期可能受到合同条款、法律规定或双方协商的影响,可能是固定日期、特定事件发生后的日期或双方协商确定的日期。因此,合同条款中的签订日期与生效日期在概念、作用和确定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结语 合同的签订日期和生效日期在概念和确定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签订日期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的日期,标志着双方的意愿达成一致;而生效日期则是合同开始发挥法律效力的日期,即合同约定的生效条件满足的日期。签订日期通常是固定的,而生效日期可能受到合同条款、法律规定或双方协商的影响,可能是固定日期、特定事件发生后的日期或双方协商确定的日期。因此,合同条款中的签订日期与生效日期在功能和确定方式上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