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倒闭了仲裁有用吗 |
释义 | 员工申请仲裁不影响公司申请破产,公司破产财产应优先支付员工工资,而在公司没有资产的情况下,判决胜诉后需申请强制执行,以给公司及股东施压,并在注销或破产前处理完强制执行案件,否则公司将无法注销,影响信用。此外,可以主张公司股东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月工资高于本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数额支付,最高不超过12年。 法律分析 有用。员工申请仲裁不影响公司申请破产。公司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应当先用于支付员工的工资。 在公司没有资产的情况下,判决胜诉,也要去申请强制执行。通过强制执行,给公司以及公司股东以压力,有强制执行的案子,在注销或破产前必须处理完,否则无法注销,无法注销就意味着公司的工商、税务需要终身维护,而且在此情况下,企业的法人会被列为失信人名单,对法人的信用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可以看一下公司股东是否足额出资,如果股东出资不足,则可以通过法院主张公司股东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拓展延伸 公司倒闭后,仲裁能否保障员工权益? 在公司倒闭后,仲裁仍然可以起到保障员工权益的作用。尽管公司倒闭可能导致资金短缺和法律程序复杂化,但仲裁作为一种独立、公正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仍然可以为员工提供一种有效的救济途径。仲裁可以协助员工追讨未支付的工资、福利和补偿等权益,并通过仲裁裁决来强制执行。此外,仲裁还可以解决其他与公司倒闭相关的争议,如合同违约、未支付的供应商款项等。因此,尽管公司倒闭带来了困难,但仲裁仍然是员工维护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结语 在公司倒闭后,仲裁仍然是保障员工权益的有效途径。尽管倒闭可能带来资金短缺和法律程序复杂化,但仲裁作为一种独立、公正的争议解决方式,仍能帮助员工追讨未支付的工资、福利和补偿等权益。仲裁裁决可以强制执行,解决合同违约、未支付供应商款项等问题。因此,尽管困难重重,仲裁仍是员工维护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四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六十九条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四章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 第二十二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任免或者建议任免国家出资企业的下列人员: (一)任免国有独资企业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二)任免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监事会主席和监事; (三)向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提出董事、监事人选。 国家出资企业中应当由职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监事,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四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六十六条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的,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前款所称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