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诬告罪怎么样立案,诬告陷害罪怎么样认定 |
释义 | 一、诬告罪怎么样立案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二)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三)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四)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二、诬告陷害罪怎么样认定 (一)本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 2、主观方面不同: 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后者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 3、客观行为不同: 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 后者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 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 (二)本罪与报复陷害罪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 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 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 前者是一般主体; 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表现不同: 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 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利用职权、捏造犯罪事实,并向有关机关告发的,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特征,应定诬告陷害罪,不定报复陷害罪。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如果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以上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具体的规定如上。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诬告罪怎么样立案,诬告陷害罪怎么样认定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