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法律关系 |
释义 | 委托人与受委托人的区别及委托人是否可以告受托人。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具体事务的人,而被委托人是指协助委托人参与活动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委托人可以告受托人,委托合同是双方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法律分析 一、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区别有哪些 1、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区别: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具体事务的人。而被委托人是指根据委托合同,协助委托人参与民事、诉讼、仲裁等活动的人,且一般被委托人需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条,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第九百二十五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二、委托人是否可以告受托人 委托人可以告受托人。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而委托人则按约支付报酬的协议。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拓展延伸 委托人与受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委托人与受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指在委托关系中,双方所拥有的权益和责任。委托人作为委托的一方,享有选择受委托人的自由、合理期待受委托人按照约定履行职责的权利,并有权要求受委托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报告。同时,委托人也有义务向受委托人提供必要的指示和信息,支付约定的报酬,并承担因委托事项产生的合理风险。受委托人作为接受委托的一方,有权按照约定行使委托事项,并有义务按照约定履行职责,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并及时向委托人报告工作进展和结果。委托人与受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明确规定有助于保障委托关系的顺利进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结语 委托人与受委托人的区别在于,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办理具体事务的人,而受委托人则是根据委托合同,协助委托人参与民事、诉讼、仲裁等活动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依据,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多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另外,委托人可以告受托人,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并按约支付报酬的协议。委托人与受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规定有助于保障委托关系的顺利进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二条 委托人可以拒绝已委托的律师为其继续辩护或者代理,同时可以另行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或者代理人。 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但是,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 第二十七条 律师事务所不得从事法律服务以外的经营活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