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婚前财产协议的公证效果是什么?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协议不公证也有法律效力,但公证可增强证明力。离婚后财产协议应遵循平等自愿、保护弱势群体、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双方意愿和便利原则。婚前财产协议具有约束力,双方有权行使财产权利且必须承担义务。离婚时,财产分配按协议进行。若后续签署不一致的协议,以后签署的为准。特定情形下,一方的财产归其所有。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婚前财产协议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民法典婚前财产协议不公证有法律效力,但是公证会增强其证明力。《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协议生效的条件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离婚后财产协议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离婚后财产协议应当遵循的原则如下: 1.双方平等自愿原则,简单来说订立协议的双方必须出自愿,订立的协议也必须对双方公平; 2.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原则,就是说若订立的协议包含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应当在订立协议中充分尊重其合法权益; 3.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夫妻双方订立财产分割协议应当考虑到离婚时其中一方是否存在过错,而非过错方应当受到相应照顾; 4.尊重双方意愿原则,根据规定订立协议需尊重夫妻双方的意愿,且必须约定合法合理,但若协议订立不清楚的应按照共同财产处理; 5.便利原则,协议中订立的条款和分割应当方便处理。 三、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如何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双方都有权依照约定行使相关的财产权利,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财产义务;离婚时,双方财产利益的分配必须按照约定进行。如果双方在婚后另行签署了内容不一致的财产协议的,以后签署的协议为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结语 根据《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协议即使不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公证可以增强其证明力。离婚后财产协议应遵循平等自愿、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双方意愿和便利原则。婚前财产协议对夫妻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有权行使约定的财产权利和义务。离婚时,财产分配应按照约定进行,若后续协议与之不一致,则以后签署的协议为准。特定情形下,某些财产应归一方所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章 留置权 第四百五十条 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五条 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请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一条 赠与可以附义务。 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