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对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怎么处罚 |
释义 | 法院对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既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为结果犯,行为人在战时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虚假敌情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导致我军贻误战机、扰乱作战部署、指挥失误、战斗失利、造成部队伤亡,破坏了指挥人员的作战计划和安排的等,才构成本罪。 一、犯了战时自伤罪既遂怎么判刑? 犯了战时自伤罪既遂的判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战时自伤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 二、违令作战消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军人参战秩序。我军是我国民主专政政权的坚强柱石,每一名军人都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在和平时期违抗上级某项命令的,一般按军纪处理,不构成本罪。作战命令,是指上级关于作战的命令、指示等。如军队的集结时间、地点、火力配属,攻击方案,战斗梯队安排,撤出战斗等有关作战准备、作战实施的具体问题。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指挥人员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指挥人员是在部队对作战、训练、施工、抢险、救灾等活动及日常行政管理实施组织领导的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在战场上或战斗中已受领战斗任务、待命出击的情况下,因畏惧战斗、贪生怕死,故意畏缩、作战消极。 三、隐瞒军情罪既遂最多判多少年 隐瞒军情罪最重的判刑标准是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二十二条【隐瞒、谎报军情罪】【拒传、假传军令罪】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隐瞒、谎报军情犯罪而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是指造成我军人员重大伤亡,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和军用物资严重损失,直至战斗、战役失利等。 隐瞒军情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认定标准是: (1)造成首长、上级决策失误的; (2)造成重大任务不能完成或者迟缓完成的; (3)造成死亡一人以上的,或者重伤二人以上,或者轻伤三人以上的; (4)造成军事装备、设施损毁,直接影响作战任务的; (5)造成其它危害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