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由谁担任监护人 |
释义 |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般是父母,但如果父母已故或无监护能力,则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依次担任,需经居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了以上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般是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拓展延伸 监护权的转移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监护权的转移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是指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确定由谁来担任监护人的具体步骤和法律要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常会进行法庭审查来评估潜在监护人的适当性和能力。转移程序包括申请监护权、提交相关文件和证据、法庭审查和决定。法庭会考虑未成年人的最佳利益,确保监护人具备提供适当照顾和保护的能力。此外,法律还规定了监护人的权利和责任,包括决策权、财务管理和教育决策等方面。监护权的转移程序和相关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确保他们得到稳定的监护和关爱。 结语 监护权的转移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确保他们得到稳定的监护和关爱。法庭审查潜在监护人的适当性和能力,确保最佳利益。监护人的权利和责任包括决策权、财务管理和教育决策等。法律为未成年人提供了监护人的选择顺序,如祖父母、兄姐等。请遵循相关程序,确保未成年人的福祉和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六条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一条 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