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咨询
释义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时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三、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范文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密公交认字[2018]第***号交通事故时间:2018年2月11日14时天气:中雨交通事故地点:XXXXX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张某,男,52岁,现住XXXXX,黑r45***号轿车驾驶人。李某,男,27岁,现住XXXXX,黑g97***号轿车。王某,男,43岁,现住XXXXX,乘坐黑g97***号轿车。陈某,女,41岁,现住XXXXX,黑r45***号轿车。黑r45***号金冠牌轿车,车主为XXXXXX分局车队,检验有效期至2019年1月,投保交通事故强制保险。黑g97***号系捷达牌(非营运)轿车。现场道路为东西走向,省级公路,水泥路面,路面平直,视线良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张某驾驶黑r45***号丰田牌吉普轿车,沿公路由东向西行驶至XX处,与由西向东由李某驾驶的黑g97***号捷达牌(非营运)小型轿车相撞,造成双方车辆损坏,驾驶员李某当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主要证据:1、现场勘查笔录;2、现场草图;3、现场照片;4、司法鉴定意见书;5、鉴定报告书;6、张某的询问笔录;7、王的询问笔录;8、陈某的询问笔录;道路交通事故形成的原因:张某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右通行及未保持安全车速是导致此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李某未保持安全车速是导致此起事故发生次要原因。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张某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三项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
    (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之规定,此起事故由张某负主要责任。李某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三项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之规定,此起事故由李某负次要责任。乘车人王某、陈某无责任。交通警察:二0一八年二月十一日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可自本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中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一致请求公电脑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赔偿的,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之日起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四、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如何处理我国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于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的规定如下: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一)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二)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三)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四)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
    五、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1、根据《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交警部门应自现场调查之日起10日内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于作出事故责任认定的证据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2、交警部门一般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前,都要组织双方进行听证。听证活动中一是要围绕事故有关事实进行确认,二是听取双方对事故责任的意见。所以,当事人要十分重视听证活动,要尽量事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到交警部门查阅事故材料,查清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有理有据地说明本方的意见。如果自己没有经验,可以事先找有经验的律师咨询,或委托律师代为参加听证。3、交警部门划分事故责任,一般应根据形成事故的原因力、原因力是否是行为人过错形成的、各方过错在原因力中的作用来确定事故责任。但实践中,许多交警并不是首先考虑形成事故的原因力,而是单单以各方的违章严重程度、违章的多寡来认定,往往形成事故责任的划分偏差。所以,听证活动中当事人应围绕事故原因力说明或辩论。4、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主要、同等、次要、无责五种。
    六、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1、行为责任原则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2、因果关系原则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必须认定哪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关于那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用,与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才起作用。3、路权原则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4、安全原则交通事故的形态千变万化,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交通参与者在享受通行权利的同时,如遇他人侵犯己方的合法通行权,必须做到合理避让,主动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