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借款人去世债务怎么办
释义
    债务人死亡后,已丧失民事权利能力,丧失民事主体资格。起诉时,原告将死亡的债务人列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依法通百知原告变更适格的主体,原告拒绝变更的,依法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一、什么情况下不予受理?
    ①原告对起诉期限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能,要么案件被裁定不予受理,要么被裁定驳回起诉。人民法院在案件立案受理时和案件审理过程中,都要依职权主动对原告起诉是否超过法定起诉期限进行审查,而不必基于被告的抗辩。原告必须对此起诉符合起诉期限提供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举证不能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②法定起诉期限届满,原告起诉权丧失。原告在法定起诉期限内不提起诉讼,期限届满后,原告丧失起诉权,其起诉要么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要么已经受理的被裁定驳回起诉。
    二、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适格被告
    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以公司为被告。
    原告以其他股东为被告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将其他股东变更为第三人;
    原告坚持不予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原告对其他股东的起诉。
    原告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应当告知其他股东,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
    其他股东或者有关利害关系人申请以共同原告或者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三、诉讼中原告有什么权利
    诉讼中原告的权利:
    1、起诉权;
    2、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3、提供证据和申请证据保全的权利;
    4、申请回避权;
    5、补充变更诉讼请求权;
    6、申请财产保全和先于执行的权利;
    7、申请强制执行权;
    8、申请撤诉权;
    9、上诉权;
    10、申请查阅补正庭审笔录权。
    民事诉讼中原告败诉主要有以下原因:
    1、主体不适应。原告不具备诉讼的主体资格,其所诉讼事项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
    2、告错了对象。如原被告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是被告的职务行为,而起诉被告个人等;
    3、超过诉讼时效。原告不在诉讼时效之内行使诉讼权,却又不依法主张权利,未有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情形;
    4、管辖错误。如把行政案件当作民事案件诉讼等;
    5、举证不能。原告不能举证或所举证据不合法或存在重大瑕疵不被法院采信;
    6、索赔过高。一些侵权案件,原告索赔金额过高明显超出实际损失,损失大量诉讼费用;
    7、合同无效。因签订的合同无效,原告自身有过错,应承担民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