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调解书是可以处理共同债务的。调解书应包括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并由审判员、书记员签字并加盖法院印章后送达双方。一旦双方签署调解书,其具有法律效力。在法院调解离婚案件时,如果涉及共同债务偿还,经过调解达成协议的,可以在调解书中进行处理。 法律分析 离婚调解书是可以就共同债务作出处理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协议。调解书应当说明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员、书记员签字,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双方签署调解书后,具有法律效力。法院调解离婚案件时,涉及共同债务偿还的,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可以在调解书中处理。 拓展延伸 离婚调解书是夫妻离婚时达成的一项协议,其中包括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内容履行相关义务。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离婚调解书可以约定各种方式,如一方承担全部债务、按比例分担或制定其他具体分担方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离婚调解书的效力仅限于夫妻双方之间,不具备对第三方债权人的约束力。若一方未按照调解书约定履行债务,对方可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因此,在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应慎重考虑共同债务的分担方式,并确保离婚调解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离婚调解书是夫妻离婚时的协议,包括共同债务分担。法院调解离婚案件时可在调解书中处理共同债务。离婚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需履行协议。但调解书仅对夫妻双方有效,不约束第三方债权人。未履行债务可通过法律追究责任。离婚时应慎重考虑债务分担方式,确保调解书合法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