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强制执行后变老赖嘛? |
释义 | 申请强制执行不一定会成为老赖,具体如下: 1、老赖是失信被执行人,而被强制执行不一定是失信被执行人。用户被强制执行后,仍然拒不还款,那么才有可能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后,消费、出行、子女上学等都会受到影响,只有还清欠款,才可以解除失信被执行人; 2、用户被强制执行期间,名下的资产会被冻结,这样难免会影响到用户的日常生活。如果无法进行还清欠款,那么可以向贷款机构、出借人申请协商还款,双方协商成功,签订还款协议,那么用户就可以按照还款协议来还款,还清欠款后失信被执行人就会解除。 被法院执行后,只要被执行人没有及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都应将其纳入失信名单。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