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人是否能提起离婚诉讼 |
释义 | 精神病人能提起离婚诉讼。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果他们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就会和正常健康的人离婚。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设立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近亲属代理,夫妻作为第一监护人,不能作为离婚诉讼的代理人。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不应剥夺其诉讼权利。当清醒时,应该保护自己处理婚姻事务的权利。 一、精神病杀父母还有继承权吗 有继承权。 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想适应的民事活动。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属于民事权利的继承权不应被剥夺。 子女作为是父母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其虽然杀害父母,但并非出于主观故意,而是由于精神病理障碍使其完全丧失理智,并不属于《民法典》规定丧失继承权的“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情形,其继承行为应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二、限制行为能力人如何提出离婚 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的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成年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是间歇性精神病病人,他们如果是在精神正常的阶段离婚的可以选择协议离婚的方式进行。如果选择诉讼离婚的,若他们是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的,则必须在精神正常的时间进行诉讼;若他们是作为被告的,则精神状态如果处于正常阶段,由其本人亲自参加诉讼;如果处于精神状态不正常阶段,则由其代理人代其参加诉讼。 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的,则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进行,需要由其代理人代其提起离婚诉讼,如果是作为被告的也由其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关于其代理人要由除了配偶外的近亲属担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