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开庭与传统开庭有何异同? |
释义 | 网络开庭与正常开庭效果相同,都会进入诉讼阶段,但网络诉讼更方便快捷。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案件,可延长六个月;简易程序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可延长一个月。 法律分析 网络开庭和正常开庭的效果是一样的,开庭之后均会进行案件的诉讼阶段,网络诉讼还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拓展延伸 网络开庭和传统开庭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网络开庭和传统开庭各有其优缺点,并且在不同的场景下适用。传统开庭是指在法庭实体进行的诉讼过程,它具有正式、公开、亲临法庭的特点,可以直接面对面地交流和辩论。然而,传统开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时间和地点限制、诉讼成本高等。相比之下,网络开庭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且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然而,网络开庭也面临着网络安全、技术设备要求等挑战。因此,在选择开庭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案件的性质、当事人的意愿和条件等因素,以确定最适合的方式。 结语 网络开庭和传统开庭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传统开庭正式公开,可直接交流辩论,但时间、地点限制及成本高。网络开庭通过互联网平台,节省时间成本,提供便利,但面临网络安全、技术要求等挑战。选择开庭方式需综合考虑案件性质、当事人意愿和条件等因素,确定最适合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审判组织 第一百八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四十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