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醉驾无事故初犯会判刑吗 |
释义 | 醉驾无事故是不会被判处缓刑的。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醉驾导致了交通事故,并且导致了他人伤亡,则会追究车主的刑事责任,般被检测车主血液当中的酒精含量超过了一百毫升分之二十毫克,则会判为酒后驾驶; 2、如果血液当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了一百毫升分之八十毫克,则会判为醉酒驾驶,并且判处罚金一千到两千之内。 一、交通事故认定的内容如下: 1、是否有损害结果的发生。一切的责任都是围绕着损害结果的产生而产生的,如若没有损害结果,则不存在交通事故的具体责任承担问题; 2、当事人驾驶过程中是否有交通违法违纪行为。可以理解为客观上当事人是否能够遵循了道路车辆交通行驶规则的规定,主观上当事人是否属于疲劳驾驶或是醉酒驾驶等情形; 3、当事人是否有驾驶资质。如果驾驶员没有正规的驾驶资质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则必然存在着一定事故责任; 4、当事人对事故发生的自我处理。包括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后的行为情况。对于事故发生前的征兆,当事人是否采取了合理的回避措施;肇事车辆的驾驶员是否在事故发生后逃逸而避开了自己在事故发生后所应承担的相应义务;其他可能影响事故程度级别的当事人的自我处理行为。 二、酒后驾车处罚标准: 1、酒精含量二十毫升到八十毫升或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未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暂扣1-2个月驾驶证,罚款300元; 2、酒精含量六十毫升到八十毫升或一年内因饮酒后驾车第二次被处罚的,暂扣3个月驾驶证,罚款300元; 3、酒精含量八十毫升到一百毫升或醉驾机动车未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15日以下拘留、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驾驶证,并处1500元罚款; 4、酒精含量大于一百毫升或醉驾机动车驶入城市中心区域的,拘留15日、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500元罚款。 综上所述,醉驾无事故是不会被判处缓刑的。具体情有如果醉驾导致了交通事故,并且导致了他人伤亡,则会追究车主的刑事责任,般被检测车主血液当中的酒精含量超过了一百毫升分之二十毫克,则会判为酒后驾驶;如果血液当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了一百毫升分之八十毫克,则会判为醉酒驾驶,并且判处罚金一千到两千之内。 一、车事故处理流程 车祸事故处理程序是: 1、车主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亮起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并在车后面设置危险警告标识牌; 2、向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案,交通管理部门赶赴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3、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4、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当事人进行处罚。 一、交通事故的构成条件如下: 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动或者行为与交通有紧密联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体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除此之外的地方发生的车辆事故,不能称之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门接到当事人的报案后,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该事故作出事故认定,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的赔偿标准也可参照交通事故相关法律法规及解释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3、若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则必须有一方的车辆是正处于行进状态,否则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4、事故当事人对于事故的发生在主观上处于过失、至少有一方在开车或者行人行进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否则不构成交通事故。 二、交通事故认定的内容如下: 1、是否有损害结果的发生。一切的责任都是围绕着损害结果的产生而产生的,如若没有损害结果,则不存在交通事故的具体责任承担问题; 2、当事人驾驶过程中是否有交通违法违纪行为。可以理解为客观上当事人是否能够遵循了道路车辆交通行驶规则的规定,主观上当事人是否属于疲劳驾驶或是醉酒驾驶等情形; 3、当事人是否有驾驶资质。如果驾驶员没有正规的驾驶资质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则必然存在着一定事故责任; 4、当事人对事故发生的自我处理。包括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后的行为情况。对于事故发生前的征兆,当事人是否采取了合理的回避措施;肇事车辆的驾驶员是否在事故发生后逃逸而避开了自己在事故发生后所应承担的相应义务;其他可能影响事故程度级别的当事人的自我处理行为。 综上所述,车祸事故处理程序是车主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亮起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并在车后面设置危险警告标识牌;向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案,交通管理部门赶赴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处理;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当事人进行处罚。交通事故认定的内容有是否有损害结果的发生;当事人驾驶过程中是否有交通违法违纪行为;当事人是否有驾驶资质。当事人对事故发生的自我处理,包括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后的行为情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