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劳动仲裁后拿不到钱具体如何处理 |
释义 | 工伤劳动仲裁后未获赔偿,可向法院自诉或报案,追究拒不履行赔偿责任者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拒不执行有能力执行的法院判决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单位判罚金,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将受罚。 法律分析 1、工伤劳动仲裁后拿不到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发起自诉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对于拒不履行裁定的赔偿义务人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工伤劳动仲裁后拿不到钱怎么办? 当您在工伤劳动仲裁后无法获得赔偿款项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首先,您可以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顾问或律师,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法律步骤。其次,您可以与相关的劳动仲裁机构联系,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并催促他们加快处理进程。同时,您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等,以支持您的索赔请求。此外,您还可以考虑向相关部门投诉,如劳动监察部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寻求帮助和介入。最后,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法解决问题,您可能需要考虑寻求法律诉讼的途径,通过法院来维护您的权益。请注意,具体的解决方法可能因个案而异,建议您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业的法律意见。 结语 工伤劳动仲裁后无法获得赔偿款项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问题:咨询劳动法律顾问或律师,了解权益和法律步骤;联系劳动仲裁机构,催促处理案件;收集证据支持索赔请求;向相关部门投诉,寻求帮助和介入;如无法解决,考虑法律诉讼途径,维护权益。具体方法因个案而异,请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六条 【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九条 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地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四十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