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伤和医保的区别是什么
释义
    职工工伤,应该进行工伤认定,经过认定工伤,医疗费一切由工伤保险支付,不能使用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治疗职工生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使用的,
    如果没有经过工伤认定,或者认定不是工伤,只能用医疗保险报销
    1、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是不同的险种,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用于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等费用),而工伤保险是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2、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应由单位在1个月内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若被认定为工伤待伤情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如住院伙食补贴、护理费、停工留薪期的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个人医保和单位医保的区别
    个人医保和单位医保的区别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缴纳条件:面对的对象不同。
    2、缴纳金额:个人医保由个人承担,按年缴费;单位医保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按月缴费。
    3、报销比例:居民医保缴费较低,待遇较低,报销比例也较低;单位缴费费用较高,待遇较高,报销比例较高。
    4、医保待遇:个人医保按年缴费,没有退休的说法,而且有些需要连续缴费;单位医保可以退休。
    退休人员的原单位不给交医疗保险的解决方法:自己补缴够25年的医疗保险。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购买保险,因此购买社保是必须的,属于强制保险,因此如果公司不给交社保可以跟用工单位协商解决,无果的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反映并投诉,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企业退休人员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是可以办理医保退休的,不过医保缴费年限一般需要20年至30年不等,这是要比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长一些。如果没有达到医保缴费年限要求,就无法办理医保退休了。而退休时养老退休和医保退休是分开办理的,如果缴费年限只是满足了养老退休条件,那么只能先办理养老退休了。
    不过现在医保缴费年限不足的话,仍是允许一次性补缴的,比如说医保缴费年限缺少10年,那么就可以直接补缴10年的费用,直接办理医保退休,从而享受终生的医保待遇了。如果不选择补缴,那么就需要继续逐年缴纳,直至达到年限要求再办理退休。当然,如果放弃职工医保的话,那么也就不能享受职工医保待遇了,这个时候可以去选择参与居民医疗保险,不过相比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是需要每年缴纳的,而且报销比例上也要低一些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报工伤和不报工伤有何区别?
    报工伤与不报工伤的区别在于能否获得工伤保险理赔。《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报工伤的优点是日后单位如果不赔偿你了可以依据工伤鉴定的结果向单位索赔,如果没有报工伤的话,以后所发生的治疗或者有关费用就很难向公司索赔。
    看病用医保卡和用现金结帐有什么区别?
    看病用医保卡跟用现金结帐没有不同,如下:
    1、医保分两个帐户,个人帐户,体现在医保卡内的钱,可以用来在定点药店买药,门诊费用的支付和住院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的支付;统筹帐户,由医保中心管理,参保人员发生符合当地医保报销的费用由统筹帐户支付。
    2.在就医的时候,向定点医院出示医保卡证明参保身份,在结帐的时候,该个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医保卡或者现金支付,该医保报销的部分由医保和医院结算,个人不需要先支付再报销。所以,用医保卡和用现金支付那些自付的费用是没有区别的,医保卡内的钱是按月进入的,不会收回
    医保卡内的钱没有了,该自付的部分只能用现金了,但是该医保报销的部分还是由医保负责。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民事诉讼和仲裁的区别
    民事诉讼和仲裁的区别如下:
    1、前提不同。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而民事诉讼不需要双方协商,只要一方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
    2、选择权不同。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而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由人民法院决定。
    3、仲裁实行一审终局制。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上诉。而民事诉讼可经过一审、二审和再审三个阶段
    4、管辖不同。仲裁是协议管辖,而法院诉讼是强制管辖。
    5、仲裁庭和法院审判庭的组成方式不同。
    6、审理不同。
    7、制度不同。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不存在上诉或再审,也不得向法院起诉。
    8、境外执行不同。法院判决在境外执行一般需要判决地国与执行地国签订有司法协助条约,或者有共同确认的互惠原则;仲裁裁决在境外执行,如果是在《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缔约国执行,则会比较方便。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劳动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动和劳务关系的区别如下:
    1、主体不同:
    (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
    (2)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2、关系不同:
    (1)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等;
    (2)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或者说是经济关系。即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相对于劳动关系当事人,主体地位更加平等的关系。
    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
    (1)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
    (2)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4、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
    (1)劳动关系用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
    (2)而劳务关系须用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该内容由 苑学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1: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