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之诉有无精神损害赔偿
释义
    合同诉讼如果提起的是侵权之诉则有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法人名誉权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抚慰金赔偿。
    一、合同违约是否有精神损害赔偿
    违约造成以下结果就会有精神损害赔偿:
    1.物质上受到的损害,如受害人进行治疗的费用:
    2.精神上受到的损害,如受害人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条件是什么
    (一)要有损害的事实,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侵权人才承担责任,这与其他损害是一致的,因为民事侵权责任理论是建立在存在损害的事实之上,这种损害可能是财产的,也可能是非财产的,因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是由于侵犯非财产利益的损害结果带来的,与其他损害不同是,其他损害赔偿的损害事实仅指财产上的损失,可用金钱计算,故赔偿的金额也易确定,而精神损害是一种非财产损害,无法用金钱计算。
    (二)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必须违法,这是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基本条件
    这与其他损害赔偿是相同的,但精神损害行为有本身的特点,精神损害行为只能是作为的违法行为,不可能是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必然联系。在精神损害赔偿中,法律规定,行为人对其侵害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负赔偿责任,如果精神损害事实的发生与侵害行为无因果关系,行为人就不必承担赔偿责任,这一点,与其他损害赔偿相同,但其不同是在精神损害赔偿中,行为人实施了侵害行为,往往会发生精神痛苦,只是精神损害后果的大小不同。
    (四)侵权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是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过错是侵权行为人在侵害他人权利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侵权行为人只有主观上有过错,才承担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如无过错,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这与其他损害赔偿相同,但两者也有所不同,其他损害赔偿,由于是完全是以弥补受害人的实际经济损失为原则,故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的区分一般不影响损害赔偿的多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