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姻内侵权行为的定义与范围 |
释义 | 婚内侵权行为包括人身侵权、财产侵权和违背夫妻忠实义务行为。遭遇家庭暴力应通过诉讼离婚,收集证据提起诉讼,经过庭审和调解后法院作出离婚判决。离婚前转移财产是违法行为,常见的转移方式包括转移存款、私下赠予财产、转移房产和转移公司资产或股权。 法律分析 一、婚内侵权行为一般指哪些 婚内侵权行为一般指以下几点: 1.人身侵权行为,主要包括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侵害人身权的行为约为婚内侵权行为数字的50%。 2.财产侵权行为,主要包括转移共同财产,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等: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3.违背夫妻忠实义务行为,主要包括与他人重婚、同居等。 二、遭遇家庭暴力应该怎样离婚 遭遇家庭暴力的离婚方式是诉讼离婚,具体如下: 1.原告准备起诉状,收集家暴的相关证据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法院受理后,通知双方到庭参与庭审; 3.法院组织开庭审理,应当先行调解; 4.调解不成的,作出是否离婚的判决。 三、离婚前怎么转移财产 离婚前是不能转移财产的,转移财产涉嫌违法。以下介绍常见的四种转移财产的情况: 1.转移存款。这种转移比较简单,一般会设立新的账户,通过长期将存款转移到新办理的账户里,如果另一方未察觉,且不知道新的账户存在,很难查到对方账户中的财产。有些更彻底一些,直接拿出现金来操作。 2.用私下赠予财产转移,这种需要人配合,但对于转移的人来说风险也是很高的。 3.转移房产。一般是私自隐匿拥有的房产信息、私自将房产过户到他人名下,套取现金。 4.转移公司资产或股权。有转移公司流动资金、制造虚假“借款”等,具体说来就是将自己所占股权化小或化零,造成没有股权或甚至欠外债的表象,相对于其他的,公司类转移,可以说是技术性比较高,而且操作空间比较大。 结语 婚内侵权行为包括人身侵权、财产侵权和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等。遭遇家庭暴力时,可通过诉讼离婚解决,包括起诉状准备、庭审、调解和判决。离婚前转移财产是违法的,常见的转移方式包括转移存款、私下赠予财产、转移房产和转移公司资产或股权。但这些转移行为都存在风险和法律后果。因此,在处理离婚和财产问题时,请遵守法律规定,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二十八条 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