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资条可以作为收入证明吗 |
释义 | 法律分析:工资条一般不可以当作个人收入的证明文件。因为在法律意义上不严谨。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而收入证明是我国公民在日常生产生活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对经济收入的一种证明,要有更规范的格式。 一、老板不发工资跑了如何维权 老板不发工资跑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1、当事人找到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比如入职申请表、劳动合同、工资单、工资银行流水、通话录音或者APP聊天截频等要有理有据; 2、去劳动督察大队或者劳动仲裁委员会去举报投诉和申请仲裁; 3、拒绝或者逃避拖欠工资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让老板或者单位限时发放拖欠工资、不在时限内执行的、可以要求强制执行并要求经济赔偿。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二、没签合同拖欠工资要怎样处理 没签合同拖欠工资处理方式如下: 1、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解决; 2、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要注意申请期限和收集证据,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一、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证据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想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劳动者在平时要注意保存好自己的工作证、考勤卡、工资条等材料。 而信息不完整、有瑕疵的工资条无法作为讨薪的证据。可以提供劳动合同、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与工资条相互佐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对讨薪会更有利。 二、如何起诉工资拖欠 1、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准备起诉的起诉状; 2、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3、起诉应当准备,劳动合同、工资条等相关材料; 4、起诉需要缴纳50元的诉讼费。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托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三、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 1、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2、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用人单位既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又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提起仲裁的方式要求返还工资并要求双倍赔偿。最迟在离职后的一年内,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仲裁。 三、解除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留几年 至少保存两年,解除劳动合同的文本需要保存两年,具体法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