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避免民间借贷中的风险? |
释义 |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属于民事活动,但需注意不涉及非法集资等行为。签订借贷合同应当明确借款利息、偿还期限等内容。借贷双方要保留相关凭证,避免出现口头约定、无凭无据等情况。若借贷存在风险,可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七十一条 借款合同应当包括下列条款: (一)借款本金; (二)借款期限; (三)利率; (四)还款期限和方式; (五)违约金或者损害赔偿责任; (六)逾期利息; (七)借款用途; (八)其他各方认为需要包括的内容。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条 民事活动侵权责任诉讼的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十二条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之间就一定的民事关系而订立的仲裁合同。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八十一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 虚构项目,吸收存款; (二)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吸收存款,情节较轻的; (三) 非法吸收存款,数额较大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