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判断侵犯商标权? |
释义 |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及其类型。商标侵权需要满足损害后果、违法性、因果关系和主观状态等要件。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近似商标或易混淆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更换商标并投入市场,为他人提供侵权便利条件以及给他人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商标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范围,保护商标权益。 法律分析 一、侵犯商标权如何认定 从我国商标法规定来看,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通常包括以下要件: 1、是造成损害后果或即将发生损害后果,即侵权行为给商标权人已经造成损害或者即将造成损害,可表现为产品销量下降,利益的减少或者商标信誉降低等。 2、是行为违法性,即行为人未经许可,也没有其他法律依据而客观上行使商标权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3、是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有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是由违法行为直接造成的。 4、是主观上的状态,包括有过错和无过错两种。一般情况下,行为人非法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在认定是否侵权时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要件;而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认定是否侵权时不以行为人主观上过错为要件。 二、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有哪些 根据《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结语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需满足以下要件:1.造成或即将造成商标权人损害后果;2.行为违法性;3.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有因果关系;4.主观上的状态,包括有过错和无过错两种。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近似商标或容易导致混淆的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擅自制造或销售伪造的商标标识,未经许可更换商标并投入市场,故意为他人侵权提供便利条件,以及给他人商标权造成其他损害。以上为商标侵权行为的主要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七条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其所属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办理,或者按对等原则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十一条 商标国际注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确立的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三章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第二十九条 在审查过程中,商标局认为商标注册申请内容需要说明或者修正的,可以要求申请人做出说明或者修正。申请人未做出说明或者修正的,不影响商标局做出审查决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