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律规定中关于赡养老人的含义
释义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4条的规定,赡养人需要承担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并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而赡养人的配偶则应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这一法规旨在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并规范赡养人的行为。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4条的规定,赡养人需要承担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拓展延伸
    赡养人的经济供养与精神慰藉
    赡养人的经济供养与精神慰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内容之一。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经济供养与精神慰藉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老年人基本的生活费用;
    (二)提供老年人生病、残疾或者生活困难的医疗费用;
    (三)提供老年人精神慰藉;
    (四)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老年人劳动、接受抚恤或者补助;
    (五)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老年人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尊严权等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的子女或者其他依法具有赡养义务的人,不尽赡养义务,经批评教育后仍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有关机关责令其履行赡养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可以在保障人员或者社会组织、公益组织的帮助下,采取养护、委托或者上门照顾等方式,保障其生活。
    赡养人的经济供养与精神慰藉是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赡养人也应当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老年人劳动、接受抚恤或者补助,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赡养人需要承担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4条的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