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信用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信用记录是个人信用状况的客观记录,但该办法并未明确规定职务犯罪定罪是否会被列入个人信用记录。然而,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造成国家利益或者群众利益的严重损失的行为。由此可知,职务犯罪侵害了国家利益或群众利益,也涉及到个人信用状况,因此有可能被列入个人信用记录。 法律依据: 1.《信用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信用记录是个人信用状况的客观记录,是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基础。” 2.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违反国家规定,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造成国家利益或者群众利益的严重损失的,依照本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信用修复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信用修复机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信用修复协议和信用修复计划,对因信用信息不良导致的法律纠纷及其后续影响给予必要的法律援助,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