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小学实行什么负责制度 |
释义 | 1、中小学学校管理是实行校长的全权负责制,使学校的校长对学校的所有的东西进行一把手管理。 2、校长负责制与其它体制相对比较是个好体制:但要有效实施,既需一定的条件,也对实施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要政府主管部门放权。政府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改变管理手段,避免统得过死,注意充分发挥校长管理学校的主体作用,给校长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的必要的自主权。当然,校长必须接受上级机关的领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但这必须有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校长办好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环境条件。总之,校长负责制的实施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应该相互促进。 (2)要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校长负责制的实施,会遇到一系列具体问题需要明确解决,否则,校长负责制将难以落到实处或难以被正确有效地推行。因此,在试行的基础上,国家或政府部门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针对一些具体问题作出具体规定或实施细则,让实施者有所遵循,有的可以教育立法的方式,颁布实行。应尽量避免那种有名无实“大校长(局长)指挥“小校长(校长)”或“校长个人说了算,上下谁也奈何不了”的局面出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校长负责制得以正确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 (3)要有合格的校长。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首先需要有合乎体制运行要求的学校校长。首先,领导机关要按照国家有关干部选任的法规,把好选任关,以保证校长人选的合格,防止用人决策的失误。 中小学校长主要职责是什么 1、执行学校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决定; 2、实施发展规划,拟订年度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和学校规章制度; 3、聘任和解聘学校工作人员,实施奖惩; 4、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5、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6、 学校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其他授权。 7、坚持依法办学,遵守学校章程,维护学校利益。 8、合理配置学校“人、财、物、信息”资源,有效行使学校重大事项和重大改革措施的决策权。 9、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决策机构汇报学校工作。 10、维护教员工利益,保障教员工合法权益,以教员工和学生的人生幸福和生命质量作为关注焦点,建立信任,消除焦虑。 11、尊重教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团结和依靠教员工办好学校。 【法律依据】: 《义务教育法》 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