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济犯罪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经济犯罪立案的条件和标准,包括存在犯罪事实的认定、确实有犯罪行为的证据、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接着,文章阐述了刑事案件立案程序,包括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审查和处理,以及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最后,文章列出了经济犯罪立案标准的具体内容。 法律分析 经济犯罪立案条件包括以下这些: 1. 存在犯罪事实的认定; 2. 确实有犯罪行为的证据; (二)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一、经济犯罪罪立案标准 经济犯罪的主体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经济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2、涉嫌的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3、经济犯罪的违法行为具有刑罚处罚性,公安机关认定有犯罪事实的。 二、刑事案件怎么立案程序 1、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 公安机关对于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应当迅速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参见《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1)、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24小时内,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 (2)、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应当将案件材料和有关证据送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3)、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处理。 (4)、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着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有控告人的案件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5)、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拓展延伸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后能撤销吗?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后不符合条件的可以撤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过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一)没有犯罪事实的;(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四)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经过侦查,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不是被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对有关犯罪嫌疑人终止侦查,并对该案件继续侦查。 结语 经济犯罪立案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存在犯罪事实的认定、确实有犯罪行为的证据、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且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立案程序包括接受立案材料、审查和处理立案材料、移送案件、处理不够刑事处罚的案件和告知不予立案或立案。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公安机关经立案审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立案: (一)认为有犯罪事实; (二)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