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汽车事故责任划分不明,如何界定责任 |
释义 | 车祸责任划分不服,可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违章行为导致交通事故,违章方负全部责任;双方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事故,主要责任在违章行为较大方,相当则同等责任;三方以上违章行为导致事故,责任根据违章行为大小划分;逃逸、破坏证据导致责任无法认定,负全部责任;未报案导致责任无法认定,负全部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事故,机动车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负次要责任。 法律分析 一、车祸责任划分不服怎么办 1、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受理报案的交警部门经调查、取证后,在情节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应根据责任分析在规定时限内,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或是否要负法律责任作出认定。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二、车祸责任划分为几种情况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1、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2、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3、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4、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5、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6、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结语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时,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等几种情况。根据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可以划分责任的承担。同时,对于逃逸、故意破坏、伪造现场等情况,应当负全部责任。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导致责任无法认定的,也应负相应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一方应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 机动车驾驶人有饮酒、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应当接受测试、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九十条 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保险公司。 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