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十五天旷工能否解除劳动关系及开除是否合法?
释义
    劳动法对于旷工天数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具体规定,但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可以解除合同。旷工工资计算按比例支付,私假不被法律承认,病假期间工资根据工龄支付,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迟到需要符合公司规章制度的条件方可罚款。旷工15天开除的规定已废止,应根据企业规章制度执行。
    法律分析
    一、旷工15天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开除合法吗
    《劳动法》对于累计多少天旷工开除,没有具体规定。具体天数,用人单位可以在规章制度里进行约定。
    已废止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八条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有相关规定,但是已废止。可以供参考。
    二、因旷工解除合同法律没有规定
    旷几天工可以解除合同法律并没有规定,但规定了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不能简单的等同于除名、开除,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不再有劳动关系。
    国家规定是严重违纪的员工,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形式。因此,公司可以将旷工的性质明确化、制度化。如定义连续矿工3天,一月之内旷工5天及以上为严重违纪,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过去职工奖惩条例明确规定,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的,就可以开除,现在这个规定已经废止,改按照劳动法规定执行,劳动法没有规定多少天可以开除,只规定了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就可以解除合同,因此,应该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执行。
    三、旷工工资怎么计算
    1、劳动者不正常出勤(无故旷工),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未出勤时间的工资。
    2、法律上没有“私假”这个概念。请病假的,病假期间的工资根据你在本单位的工龄,按比例支付。请事假的,在请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如果休年休假、法定假期、工伤假、婚假、产假、丧假等有薪假,企业都必须按规定支付全额的工资。
    3、上班迟到是违反公司的规定,但是法律没规定一定要罚款。企业如果要依照公司规章制度对你进行处罚,则企业所依据的规章制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制订该规章制度必须经过了民主程序,即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同意,或者向全体员工惩求意见;
    (2)该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合理,如果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显失公平,则自始无效;
    (3)该规章制度必须如实向劳动者公示。如果未向劳动者公布,则亦不能约束劳动者。
    4、以你的工资3000元/月为例,如果你旷工两天,请事假一天,则“缺勤扣薪”一项应为:3000/21.75天*(2天+1天)=414元。
    注意:21.75天是法定的月计薪天数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劳动法并未具体规定旷工多少天可以解除劳动关系。虽然废止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曾规定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累计旷工超过30天可以除名,但该规定已失效。解除劳动合同应根据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而定。旷工工资的计算方法为:根据工资除以法定的月计薪天数乘以旷工天数。以上仅供参考,请根据企业规章制度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 【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22: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