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遇到敲诈勒索,该怎么办?
释义
    被人讹诈后,可以报警并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敲诈勒索行为可处以拘留和罚款,严重情节可判处有期徒刑。对于交通事故人伤讹诈,当事人可拒绝并报警维权,涉嫌刑事犯罪的可依法追究。法律上没有讹诈罪,但有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要挟强行索要财物。
    法律分析
    一、被人讹上了如何办
    1、当事人被人讹上了,可以及时报警,一般可由公安机关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可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交通事故人伤讹诈该怎么办
    遭遇敲诈,当事人可以拒绝,如果涉嫌刑事犯罪,建议报警维权;《刑法》(1997修订)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讹诈罪的认定
    法律上没有讹诈罪,但是有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拓展延伸
    如何应对被人讹诈的情况
    被人讹诈是一种令人沮丧和困扰的情况,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首先,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陷入恐慌和情绪的波动中。其次,收集相关证据,包括通信记录、支付记录等,以便为自己辩护。第三,寻求法律支持,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途径。同时,与亲友或信任的人分享这一情况,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建议。此外,不要轻易屈服于讹诈者的要求,避免进一步被控制和利用。最重要的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再次成为讹诈的目标。记住,坚守真实和正义,与合法的渠道合作,最终能够战胜这种困境。
    结语
    面对被人讹诈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首先,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陷入恐慌和情绪的波动中。其次,收集相关证据,包括通信记录、支付记录等,以便为自己辩护。第三,寻求法律支持,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途径。同时,与亲友或信任的人分享这一情况,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建议。此外,不要轻易屈服于讹诈者的要求,避免进一步被控制和利用。最重要的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再次成为讹诈的目标。记住,坚守真实和正义,与合法的渠道合作,最终能够战胜这种困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一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四条本解释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
    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本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1: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