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被拆迁人谈判注意事项有哪些
释义
    1、提出高于预期的拆迁安置补偿条件,但一定注意不要让对方认为你是在满天要价。
    2避免对抗性的拆迁补偿谈判,千万不要在谈判刚开始就和拆迁人争辩,产生敌对情绪,这样只会导致对抗,致使谈判不能正常进行下去。
    3、作为被拆迁人最好不要接受拆迁人第一次拆迁补偿报价,除非你拿到了一份合法的、完整的评估报告。
    如果不假思索的就答应对方的第一次报价,这种做法通常会让对方产生两种反应:我们本来可以做的更好,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4、学会在接受拆迁人关于拆迁安置补偿条件时感到意外,如果我们的被拆迁人能够读懂拆迁评估报告,就要是这对里面的一些项目学会感到意外,在你表示有些意外后,对方通常会做出一些让步。如果你不表示意外,对方通常会拆迁人变得更加强硬。
    5、拆迁谈判中钳子策略的使用。
    一定要把精力集中到具体的补偿项目上比如自建面积的测量与补偿等,千万不要在意补偿总额,也不要用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补偿谈判。
    一、农村征地,怎么才能拿到合理补偿
    对于农民而言,之所以在拆迁补偿谈判时不占优势,一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很多项目信息、被占地拆迁标准农户根本不知道;二是因为拆迁的流程农户也不清楚,相关的条条款款心里没数;三是因为农户个人和拆迁公司实力悬殊,根本没有谈判的优势。
    怎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1.消除信息偏差,拆迁项目摸底
    其实按流程拆迁之前必须与农户进行商议并将项目信息公开,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按照流程走,因此农户最好自家想办法弄清楚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拆迁施工工期是多少?(不能按时完成拆迁对方有损失);目前实际的拆迁进度?(这个很容易);其他被拆迁户是怎么谈的?(多邻里走动);目前拆迁方给出来最高的价格是什么?(了解上限);要求信息公开透明,了解项目的立项、规划、资金等情况。
    2.要求签字的文件务必谨慎
    在签署拆迁相关文件时,由于涉及的文件比较繁多,一定要看清楚其中具体的条条款款再签字,否则一旦签了字就没有反悔的机会了。此时文件已经产生了法律效力,之后如果还想改变其中的条款,就会困难重重翻盘机会十分渺茫啊!
    3.不轻易提交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原件
    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确权证等,都是你的房屋土地最重要的身份证件,有些地方的拆迁队伍前期会趁机潜入被拆迁农户家里索要证件原件。这时候千万不要随便交给他们,否则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你的维权就会变得很困难。
    4.勿要草率报价
    一般在谈判之前拆迁队肯定会问农户,想要多少钱啊、有啥要求啊之类的问题,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轻易说出口。其实这时候是他们在打探你的心里价位,草率报价的结果一般只能是吃亏,这说白了就是他们的套路。
    5.表明维权决心
    在与对方谈判时,千万不要抱着维权决心不大的心态,否则拆迁方会觉得你很好搞定,也会大幅度压低你的赔偿金额,毕竟5万就能搞定的事,哪个单位都不会愿意花10万搞定。
    二、没签拆迁协议,房子就被强拆了怎么办?
    1、坚决守房
    为了避免自己在拆迁过程中吃亏,被拆迁人可以提前聘请征地拆迁方面的专业律师。随着拆迁项目的不断推进,被拆迁人可以与律师进行及时沟通,随时掌握强拆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提前预计到强拆可能发生,则需要守护好自己的房屋,并在发生强拆时及时通知律师,以免遗失证明强拆的第一手证据。
    2、第一时间报警,要求警方制止违法强拆
    有很多被拆迁人觉得拆迁是经过审批的,便认为报警是在做无用功。这种想法是错的,尽早及时报警,对警方的出警时间和强拆的情形进行记录,可以避免诉讼过程中的困难和麻烦。同时还要多人多次报警,使强拆难以进行。
    3、保持冷静的头脑,做好证据的收集工作
    在未签拆迁协议前突然遭遇违法强拆,首先要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和拆迁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可以上前要求对方出示强拆许可的依据和文件。其次要保留好强拆过程的证据,从多角度多位置进行录音、录像和拍照。最后,可以委托律师与强拆工作的负责人协商和沟通,争取让拆迁工作回到谈判桌前。
    4、必须要有的心态:平和淡定
    在自己没有任何准备前,房子突然强拆,任何人都有焦虑、愤怒、害怕等不安的情绪,这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及时转变为平和的心态,沉着应对强拆,为最终的合理补偿创造条件,从而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没有签订拆迁协议,很多问题没协商清楚的情况下,遇到违法强拆,肯定会对被拆迁人的利益造成很大影响。为了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被拆迁人在实施以上措施的前提下,需要分析当前的状况,在必要时求助律师,不被拆迁方牵着鼻子走。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1: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