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的流程及其风险有哪些? |
释义 | 一、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劳动仲裁的7种风险,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应注意避免。 这7种劳动争议风险分别是: 1.仲裁请求不当的风险; 2.超过仲裁时效的风险; 3.逾期改变仲裁请求的风险; 4.不按时出庭的风险; 5.举证不能的风险; 6.不按时交纳仲裁费用的风险; 7.不当行为的风险。 劳动仲裁过程中的风险有哪些 劳动仲裁过程中的风险有: 1.违反诚实信用行为的风险; 2.申诉人申诉主体不明的风险; 3.仲裁请求不当的风险; 4.逾期改变仲裁请求的风险; 5.超过仲裁时效的风险; 6.举证不能的风险; 7.不按时到庭参加仲裁活动的风险; 8.仲裁申诉材料提交不当的风险。 劳动仲裁有哪些法律流程 劳动仲裁流程为: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 劳动仲裁需要走哪些步骤 劳动仲裁需要走的步骤有: 1.申请与受理,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 2.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事项进行审查; 3.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 4.决定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内通知申诉人,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诉人; 5.组成仲裁庭,拟定仲裁方案; 6.通知当事人,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开庭裁决,制作仲裁裁决书。 劳动仲裁需要走哪些程序 劳动仲裁的程序有: 第一步:当事人申请 第二步:审查受理 第三步:仲裁前的准备 第四步:仲裁审理 劳动仲裁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风险 劳动仲裁需注意的风险有: 一、申请不符合条件,仲裁委不能受理的风险; 二、申请超过仲裁时效,仲裁请求得不到支持的风险; 三、授权不明、代理人身份不符合法律规定,仲裁行为无效的风险; 四、不提供或者不充分提供证据,仲裁请求得不到支持的风险; 五、不按时出庭或者中途退出仲裁庭,面临按撤诉处理的风险; 六、不准确提供联系方式,面临仲裁文书无法送达的风险。 该内容由 孙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