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的关键是伤情如何,与采取手段无必然联系。 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达到轻伤以上程度,轻伤以下可和解或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故意伤害需达到轻伤以上程度,轻伤以下可和解或治安管理处罚。 法律分析 要看情形。是否构成故意伤害,判断的关键是伤情如何。跟采取什么手段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构成故意伤害罪,必须是经司法鉴定后,达到轻伤以上的程度; 比如,发生纠纷时,上前推了对方几下,没有造成任何伤害,这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故意伤害;如果推了一下,对方恰好摔倒了,脑袋嗑到某尖硬物体,造成了轻伤以上的后果,这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了。 二、轻伤以下,构成轻微伤的,双方可以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拓展延伸 误伤他人是否属于过失而非故意行为? 误伤他人是否属于过失而非故意行为?在法律上,误伤他人往往被视为过失行为,而非故意行为。过失行为指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注意和谨慎,导致他人受伤或财产受损。与之相比,故意行为是指明知或应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受伤,却故意进行的行为。误伤他人通常是由于疏忽、不慎或不完全掌握情况所致,而非有意伤害他人。然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事实和证据来判断,以确定是否构成过失行为。因此,误伤他人往往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法律分析,以确定责任和可能的法律后果。 结语 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来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是关键。轻伤以上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而轻微伤可以通过和解或治安管理处罚解决。误伤他人通常被视为过失行为,而非故意行为,需要详细调查和法律分析以确定责任和法律后果。在法律上,对于误伤他人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事实和证据来做出判断。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殴打他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上述规定,即使不构成轻微伤,只要实施了殴打行为,就可以依据上述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