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故意伤害案件办案期限
释义
    故意伤害案件属于刑事案件,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侦查并提交起诉意见,法院则应在自受理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
    故意伤害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个犯罪类型,主要是指故意非法侵害他人身体健康,造成轻微伤、重伤甚至死亡的行为。对于这种犯罪案件,刑事诉讼法中有着明确的办案期限要求。具体来说,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应当尽快立案,同时需在三个月内完成侦查并向检察机关提交起诉意见;法院在受理后则应在两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如果需要延长办案期限,则应当有合法、充足的理由,并经批准。这样的办案期限要求,可以有效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案件拖延和犯罪者逃脱法律制裁。
    如果办案期限已经到了,但是案件依然没有完成办理,该怎么办?如果办案期限已经到了,而案件依然没有完成办理,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请监督;检察机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履行侦查、起诉职责。此外,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措施,推动案件尽快得到解决。
    在故意伤害案件中,严格的办案期限要求对降低犯罪率、保护被害人权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侦查,并将有关材料一并移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自接到移送案件材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决定是否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