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处理故意伤害案件的法律法规
释义
    故意伤害案件的特点及处理方式:故意伤害案多为初犯、偶犯,起因于小事,伤害后果随机性大,适用缓刑比例高。处理方式根据伤害程度分为重伤、轻伤和轻微伤,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分别处理。行为人应及时送被害人就医、报案,并等候公安机关处理,以防止事态扩大并有利于案件处理。
    法律分析
    一、故意伤害案件的特点
    1、初犯、偶犯居多。被告人往往无犯罪前科,犯罪无预谋,多是当场实施犯罪,激情犯罪占很大比例。
    2、案发多起因于小事。家族成员、邻里之间因经济纠纷、相邻关系产生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而产生伤害,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因发生口角,而大打出手造成伤害。
    3、伤害后果随机性大。被告人在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时,往往情绪失控,随便使用菜刀、石块或身边的工具实施暴力侵害,很容易造成犯罪后果。
    4、适用缓刑比例高。该类案件造成的轻伤害居多,当事人双方多能够达成调解协议,且被告人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因而适用缓刑比例高。
    二、伤害案件的处理
    伤害案分重伤、轻伤和轻微伤三种,由法医鉴定为判别标准。属重伤的,由公安机关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公诉,最后由法院审判;属轻伤的,有明确自诉人和被告人,因果关系清楚,不需要侦查的,由自诉人直接到法院起诉;属轻微伤的,如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处理。
    友情提示:
    打伤对方之后该怎么办?
    行为人如果将他人打伤,无论纠纷起因如何,应先将被害人及时送至医院救治,以减少被害人的损伤程度,同时应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等候公安机关处理。即使最终构成犯罪,亦属于自首。纠纷的发生可能有很多原因,不过一旦将对方打伤,应及时请公安机关介入,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公安机关的及时介入也利于尽早查清事情原委,便于案件取证和处理。
    结语
    故意伤害案件的特点多为初犯、偶犯,案发多起因于小事,伤害后果随机性大,适用缓刑比例高。处理上,重伤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由法院审判;轻伤由自诉人直接起诉;轻微伤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处理。行为人打伤他人后,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报案并等候公安机关处理,以减少被害人损伤并防止事态扩大。公安机关的介入有助于查清事实,便于案件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22: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