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了解申领居住证和申报居住证的区别
释义
    居住登记和居住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居住登记由房东或房管所工作人员代办,无需个人办理。居住证是一种证件,需满足一年连续居住和社保条件,方可自行申请。居住证需每年签注,否则失效。
    法律分析
    按照规定居住登记是由房东申报或者由房管所工作人员上门登记的,不需要你去办理。居住证是一个证件,需要居住登记满1年、且社保连续满一年,才能自己去申请和办理;(或满足其他条件)并且居住证的也不是一直有效,需要你每一年都去签注,否则就会终止使用功能。
    拓展延伸
    居住证和申报居住证的差异及选择指南
    居住证和申报居住证是两种不同的身份证明文件。居住证是指在特定地区合法居住的证明,通常由公安机关发放。申报居住证则是指在特定地区申报居住的证明,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符合一定条件后方可获得。
    这两种证件的差异在于其发放条件和使用范围。居住证主要适用于已经在该地区合法居住的人员,而申报居住证适用于计划在该地区居住的人员。居住证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便利,而申报居住证则可以为申请人提供在该地区居住的合法身份。
    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已经在特定地区合法居住,可以选择申领居住证以享受相关权益;如果计划在特定地区居住,需要先申报居住证并符合相关条件。建议在申请前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咨询,以确保申请顺利进行。
    总之,了解居住证和申报居住证的差异,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选择,可以为您在特定地区的居住提供便利和保障。
    结语
    根据规定,居住登记和居住证是两种不同的身份证明文件。居住证适用于已在特定地区合法居住的人员,而申报居住证适用于计划在该地区居住的人员。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并遵守相关政策和要求。了解这些差异并做出明智选择,将为您的居住提供便利和保障。如有疑问,请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咨询。
    法律依据
    居住证暂行条例:第三条 居住证是持证人在居住地居住、作为常住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的证明。
    居住证暂行条例:第九条 申领居住证,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本人相片以及居住地住址、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
    居住地住址证明包括房屋租赁合同、房屋产权证明文件、购房合同或者房屋出租人、用人单位、就读学校出具的住宿证明等;就业证明包括工商营业执照、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等;就读证明包括学生证、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的材料等。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申领居住证。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办理的,应当提供委托人、代办人的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申请人及相关证明材料出具人应当对本条规定的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对申请材料不全的,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公安机关委托的社区服务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领人需要补充的材料。
    对符合居住证办理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制作发放居住证;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制作发放居住证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实施办法中可以对制作发放时限作出延长规定,但延长后最长不得超过30日。
    居住证暂行条例: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处2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住证;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住证;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住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 22: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