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存在什么风险? |
释义 | 1.票据、合同不真实的风险 票据、合同不真实有几种情况:一是票据或合同造假。如伪造银行承兑汇票、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查询查复书等。二是交易背景不真实。如与关联企业串通伪造贸易背景,签订虚假交易合同,或两家企业互相串通,互相出具购销合同骗取银行承兑汇票,再到其他金融机构贴现,用贴现后的资金缴纳更大面额的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再重复上述过程。三是企业找各种理由不提供交易合同或增值税发票。 2.银企联手违规操作风险 开户行与企业联手,为企业滚动承兑、贴现、签新还旧,超规定限额签发承兑汇票。如有的开户行为了掩盖不良资产,对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为其签发承兑汇票,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的汇票款项,或者以贴现资金缴纳保证金,有的开户行为了完成存款指标,以承兑来吸引保证金,形成保证金、承兑、贴现、保证金、再承兑、再贴现的循环。 3.票据缺陷和票据无效的风险 票据要素或内容不完整,而导致少数企业采取恶意转让或开具无真实商品交易基础的承兑汇票。 汇票贴现,一般指的商业汇票贴现,而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汇票是可流通转让的证券。 贴现是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给银行,银行将票面金额扣除到票面金额到期的这段利息后给予持票人的金额即为贴现,是一种信贷行为。商业汇票一般分为三个月和六个月。 一、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分录怎么弄的?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借记收到的款项,贷记应收票据,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是指申请人(持票人)由于资金需要,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于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因此贴现一般情况下会有利息支出,如果该汇票有票面利率,在票面利息大于贴现利息时,就会产生利息收入,否则仍会产生利息支出。所以贴现时收到的款项与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入账金额)是不相等的,其差额实际上属于融资行为的利息,根据会计准则,应该计入财务费用。 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 借:财务费用(差额) 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