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中止的情形都有哪些
释义
    刑事诉讼中止的情形有:
    1、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2、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3、被告人逃脱的;
    4、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一、民事案件可以不出庭吗?
    民事纠纷的当事人能否不出庭,需依据案件的类型而定,如果委托律师的话,原告本人可以不出庭。如果是婚姻的案件,当事人是必须出庭的,如果不出庭法院会拘传。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这里所谓的“特殊情况”指的是:1、由于当事人的身体条件所限,比如因病住院治疗,年老体弱,行动困难等;2、因工作关系不能离开,或者远在异地,出庭确有困难。在这些情况下不出庭的当事人必须向法院提交离或不离,以及有关财产、等问题的书面意见。原被告不出庭的后果如下:1、如果原告本人不出庭,法院将作为撤诉处理。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允许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3、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二、子女与父亲生活的情形有哪些
    子女与父亲生活的情形有:
    1、母亲患有长期无法治愈的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2、有抚养条件不履行抚养义务,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由于其他原因,孩子不能和母亲住在一起;
    4、父母双方同意,两岁以下的子女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5、八岁以上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应当考虑子女的意见。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三、服刑人员怎样正确出庭
    看守所应当依法保障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以下简称在押人员)的民事诉讼权利。但是由于在押人员被羁押的特殊性,为了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和监管安全,在押人员进行民事诉讼需要出庭时,应当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出庭。对于涉及人身关系的诉讼等在押人员必须出庭的应当经本级公安机关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同时经办案单位批准,凭人民法院出庭通知书办理临时离所手续,由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负责押解看管,并于当日回所。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二)被告人脱逃的;(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4: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