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高利贷的利息标准"
释义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其特征包括借贷利率超过法定标准、计算复利、在借款时扣除利息、以他人资金转手高利出借等。要证明贷款为高利贷,需证明利息确实过高。具体来说,借贷利率超过法定标准四倍属高利贷;计算复利中,年利率小于24%不属高利贷,介于24%至36%之间的利息支付需债务人同意,超过36%的部分法律不支持;在借款时扣除利息应按实际借款计息;禁止以他人资金转手放贷。
    法律分析
    所谓高利贷即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一般表现为:期短、息高、复利,高利贷款的年利率一般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以上,如果逾期未还,还实行利滚利。如果要证明自己所借的贷款是高利贷,则应当证明该笔贷款的利息确实过高。具体来说有以下表现:
    (一)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包括利率本数)”的,就构成高利贷。
    (二)计算复利是一种高利贷常见表现形式,不过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都属于高利贷,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分为三种:
    1、当其年利率小于24%的,不属于高利贷;
    2、当其年利率介于24%-36%时,在这个期间的利息若债权人要求支付,则法院不予以支持,但债务人已经支付或主动愿意支付的,也是有效的;
    3、当其年利率大于36%时,超出部分法律不予支持。
    (三)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出借人等于减少了借款人实际得到的借款,变相地提高了利率,所以在借款时将利息先行扣除的,应当按实际出借款数计息。
    (四)以他人资金转手高利出借。民间个人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属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货币资金,禁止吸收他人资金转手放贷。
    拓展延伸
    高利贷行业的监管政策与利息标准
    高利贷行业的监管政策与利息标准密切相关。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高利贷问题日益凸显,对借款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限制高利贷的利率上限、加强对高利贷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等。同时,监管部门还积极引导借款人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低利息的借款渠道。通过监管政策的实施,旨在规范高利贷行业,降低借款人的负担,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高利贷行业的监管政策与利息标准是为了保护借款人的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语
    高利贷行业的监管政策与利息标准密切相关。为了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限制高利贷的利率上限、加强对高利贷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等一系列政策。通过规范高利贷行业,降低借款人的负担,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我们能够促进借款人的权益保护,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