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判缓刑是不是不用坐牢? |
释义 | 法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后,判处刑罚时又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等,即可能判犯罪分子缓刑。一旦被判缓刑,意味着缓期执行刑事处罚,换句话说,就是不用坐牢。但是,一旦在缓刑期间有违规行为,将要执行原判刑罚。 首先,法院宣判时判处犯罪分子缓刑,意味着其将享受以下待遇: 1、不用立即执行刑罚; 2、可以过正常的社会生活; 3、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 所以,被判处缓刑的话,本质上是不用坐牢,所以具有很大的自由性。 其次,缓刑考验期内要遵守以下规定: 1、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 2、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 并且,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要受以下限制: 1、个人的活动情况,要定期报告; 2、个人的会客情况,要遵守规定; 3、个人的居住情况,要报经批准; 4、被判处附加刑的,要依法执行。 因此,虽然被判处缓刑,不用在固定场所服刑,但是要遵守相应的规定,个人的自由是有限制的。只有缓刑考验期满后,不用再执行原判刑罚,即可以获得完全的自由。 最后,犯罪嫌疑人被认定有罪,可以被判缓刑的话,意味着可以避免坐牢,所以处罚较低。因此,若是犯罪后犯罪情节较轻,犯罪行为人本人的悔罪表现较好,那么建议可以在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做从轻或减轻处罚辩护,争取被法院判处缓刑。 一、现实中缓刑考验期满后怎么办 被宣告缓刑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条件地回归自由,相反,缓刑的设置实质上是附条件地暂缓执行刑罚。基于此,我国刑法中对缓刑设置了一定的考验期。只有在缓刑考验期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认真遵守一定的规范,并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方能最终获得好的结果。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刑法》第76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有三种情况: 1、考验期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没有重新犯罪或者被发现漏罪,则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相关机关予以公开宣告; 2、 考验期限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3、 在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