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违反隐私泄露法规的定罪标准
释义
    个人隐私泄露的定罪问题和隐私权的特征。根据我国法律,故意泄露他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但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他人安全,则可能构成犯罪。侮辱他人行为需达到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隐私权的主体是公民,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限制。根据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法律分析
    一、关于个人隐私泄露的定罪问题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故意泄露他人隐私,那么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是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这种情况受民事法律的调整。
    2、然而,如果泄露的个人信息涉及到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那么行为人可能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或者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犯罪行为。
    3、因此,在处理个人隐私泄露案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定罪。
    2、可能构成侮辱罪,《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侮辱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4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隐私权的特征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拓展延伸
    隐私权受到侵害怎么办
    当事人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通过协商沟通解决问题,无法协商的,可以通过起诉途径依法维权。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泄露个人隐私,原则上不定罪,这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至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但是情节严重达到犯罪条件的,才会被定罪量刑。
    结语
    在处理个人隐私泄露案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定罪。如果泄露的个人信息涉及到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行为人可能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或者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犯罪行为。而如果行为人故意泄露他人隐私,且泄露的个人信息不构成犯罪,那么这种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受民事法律的调整。此外,根据《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在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同时,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关闭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发布或者传输本法第十二条第二款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五章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第五十二条 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业、本领域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并按照规定报送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