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实收养户口怎么办理公证 |
释义 | 有了事实收养的公证文书,上户口相对容易。但只有进行了收养登记的才正式生效,才是合法的,否则成立非法收养。办理收养登记才是合法收养的法定程序性要件,光有收养公证是不够的。由于收养会将本无真实血缘联络之人间,拟制具有亲子关系,因此收养者与被收养者间又称为法定血亲或拟制血亲。 一、过继和收养有什么区别 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和亲生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收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的行为,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过继是中国民间的习俗。按民间习俗已形成事实收养的,可予承认。民间的过继不具备法律效力。办理事实收养公证,只是对非法收养行为既成事实的证明,不能以事实收养公证反证事实收养行为的合法性,更不能以此为由免除计划生育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理或处罚责任。 二、被收养人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被收养人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1、是14岁以下。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独立生活能力不足,只能依靠有抚养能力的人的抚养才能正常健康成长。而且这个时候还年轻,很容易消除与亲生父母的亲情,与收养人建立相对稳定的拟制血亲关系; 2、没有父母的孤儿。孤儿是指没有亲生父母的孩子; 3、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弃婴或者孩子。找不到亲生父母的弃婴,大多是因为亲生父母的主观故意丢失。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应该受到舆论的遣送和法律的惩罚。但是,弃婴和弃婴是受害者。如果没有人收养,肯定会危及生命。除了社会福利机构,鼓励有收养条件的人收养,不受收养人有子女的限制; 4、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法抚养的子女。14岁以下的婴儿、幼儿和儿童是健康发育的重要年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不能满足其生理和心理需求,也会导致养孩子的异常生育能力。 三、事实抚养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1)收养当事人双方均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2)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公开承认其养父母养子女关系,以父母子女相称,并为群众及有关组织所公认;双方相互间有扶养的事实。 (3)养子女与生父母在事实上已终止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4)未曾办理收养公证或登记手续。对此,中国有关政策规定: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据此,凡符合前述条件的事实收养,国家承认其收养的效力,并予以法律保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第二条第三项 未办理收养登记的事实收养无户口人员,当事人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按照规定办理收养登记,凭申领的《收养登记证》、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