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法解释506条规定
释义
    

法律主观:
    


    民事诉讼法 的适用范围是法院受理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 诉讼 。理解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主体,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 二是,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其中财产关系是指基于物质财富关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如基于债权、物权、 知识产权 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人们基于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如姓名权、名誉权,以及有关婚姻、 收养 、 继承 等 家庭关系 。 三是,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纠纷解决方式是诉讼,除了诉讼以外,还有仲裁、 人民调解 等 民事纠纷 的解决方式,这些方式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调整,不适用民事诉讼法。 除此之外,民事诉讼法还有其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即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诉讼,都适用本法。也就是说,无论该民事纠纷是否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无论诉讼主体是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还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只要是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法律客观: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7: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