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益性岗位交社保么 |
释义 | 公益性岗位是交社保的,一般都有五险一金的,“五险”即社会保险,又称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保险,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缴纳社保是企业和单位必须履行的责任。公益性岗位主要是指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购买劳动力所提供的岗位。 其中有一些是针对就业困难的特殊人群,工资比较低,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的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主要就是给就业困难人员的一份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份岗位。如“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未就业人员”,“贫困大学生”等。 一、公益性岗位有哪些补贴政策? 1.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按照每人每月一定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的另按照每人一定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补助。 2.给予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按照用人单位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给予补贴,不包括公益性岗位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3.给予个人岗位补贴。对于以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月给予一定岗位补贴。 4.补贴期限:3年(距退休不足5年可申请至退休) 二、公益岗位工资待遇 1.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由岗位工资和岗位补贴两项组成,岗位工资和岗位补贴合计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岗位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额度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30%; 岗位补贴由当地就业部门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按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拨付。由就业专项资金给予的岗位补贴应在用人单位所承担的岗位工资落实到位后给予拨付。 3.用人单位应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由就业专项资金给予全额补贴。补贴不包括就业人员个人应缴纳的部分,以及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其他保险费。按照规定,有些省份不包括住房公积金。 4.还有一些公益岗位是和派遣公司签合同的,社保由派遣公司交一部分,自己交一部分,这个一般也会在报考公告中明确告知大家。 综上所述,公益性的岗位是交社保的,按实际招用的人数,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主要就是给就业困难人员的一份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份岗位。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