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管辖范围约定的内容是什么? |
释义 | 合同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约定地域管辖,但不能约定级别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约定管辖需满足实际联系,不得违反级别和专属管辖规定。注意事项包括: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限于非专属管辖的诉讼、必须书面形式。 法律分析 约定管辖的范围包括: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纠纷双方可以约定管辖权。但是只能约定地域管辖,不能对级别管辖进行约定。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约定关系的注意事项有: 1.在审理级别上,协议管辖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 2.在管辖类型上,协议管辖限于非专属管辖的诉讼 3.在表现形式上,协议管辖为要式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拓展延伸 管辖范围约定的重要性及法律效力 管辖范围约定是在法律合同或协议中对于争议解决的辖区范围进行明确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确保了当事人在争议发生时能够明确知道哪个法院具有管辖权,并且避免了争议的延误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管辖范围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管辖范围,双方都应遵守并履行。在争议解决过程中,法院将根据管辖范围约定来决定是否具有管辖权。因此,当事人应当在签订合同时认真考虑管辖范围的约定,确保自身权益的保护。 结语 管辖范围约定是确保争议解决的重要内容,避免了争议的延误和费用支出。一旦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管辖范围,双方应遵守并履行。法院将根据约定来决定是否具有管辖权。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认真考虑管辖范围的约定,以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三十五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管辖 第二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管辖 第二十一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