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中伪证的法律责任 |
释义 | 民事诉讼中做伪证的处理方式是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则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伪证有罪指的是触犯刑法307条的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刑法307条规定了对妨害作证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的处罚。这条法律适用范围广泛,可制裁民事诉讼中的任何伪证行为。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中做伪证应如何处理 1、民事诉讼中做伪证的处理方式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犯罪主体是单位的,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民事诉讼做伪证怎么办 1、民事伪证有罪指的是在民事诉讼中,伪证者触犯了刑法307条的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 2、刑法30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妨害作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此条法律外延广阔无限,几乎为开放性法律条款,可用于制裁民事诉讼中任何形式的伪证行为。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伪证者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单位的伪证行为,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相应处罚。刑法307条进一步规定了帮助伪造证据罪和妨害作证罪的刑罚。因此,在民事诉讼中,任何形式的伪证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三条 当事人应当就案件事实作真实、完整的陈述。 当事人的陈述与此前陈述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并结合当事人的诉讼能力、证据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审查认定。 当事人故意作虚假陈述妨碍人民法院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三条 证人应当就其作证的事项进行连续陈述。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或者旁听人员干扰证人陈述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制止,必要时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接受审判人员和当事人的询问。证人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或者人民法院调查、询问等双方当事人在场时陈述证言的,视为出庭作证。 双方当事人同意证人以其他方式作证并经人民法院准许的,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 无正当理由未出庭的证人以书面等方式提供的证言,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